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黃河故道區2500年以來(晚全新世)沉積記錄及其對洪水災害事件的響應

楊勁松  劉林敬  趙華  劉哲  宋磊  張鵬  唐亮  
【摘要】:【研究目的】黃河故道區蘊藏了豐富的古洪水災害信息,深入挖掘地層中相應的沉積記錄,有助于擴展黃河流域洪水記錄的時空范圍,增進我們對洪水災害的科學認識?!狙芯糠椒ā勘疚倪x取河北大名龍王廟剖面作為黃河故道區的典型代表剖面,利用光釋光、碳十四、粒度和地球化學元素等測試手段,綜合對比洪水史料記載與區域研究成果?!狙芯拷Y果】研究認為:(1)古土壤、湖沼相沉積、泛濫沉積與平流沉積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繼承性與相關性;(2)4000年來研究區內4次主要的洪水沉積單元,分別對應了周、西漢、北宋和明朝的異常洪水事件;(3)人類活動對流域洪水災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由高頻低能的季節性洪水轉變為低頻高能的異常洪水事件?!窘Y論】該項研究查明了黃河故道區不同沉積相的巖性特征及環境代用指標特征,探討了人類活動對洪水特征的影響,為黃河故道區洪水災害沉積記錄的判別與重建提供了理論參考和示范,同時有助于進一步深入認識黃河流域洪水災害的過程及演化機制。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5條
1 趙艷;岳大鵬;趙景波;劉樂;劉怡婷;楊宇哲;;西安全新世環境變化及對人類活動的影響[J];地理科學進展;2022年07期
2 史威;徐孝彬;周其樓;;太湖地區早全新世罕見人類活動的古地理分析[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3 靳鶴齡,蘇志珠,孫忠;渾善達克沙地全新世中晚期地層化學元素特征及其氣候變化[J];中國沙漠;2003年04期
4 莫杰;;全新世地層研究進展概述[J];海洋地質動態;1985年01期
5 袁曉茂;;“全新世海面變遷”研究大事記[J];海洋地質研究動態;1983年07期
6 劉俊余;查小春;黃春長;龐獎勵;李洋;炊郁達;;甘肅天水全新世黃土粒度、磁化率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J];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年02期
7 陳華堂;;關于華南沿海全新世高海面問題[J];熱帶地貌資料;1980年00期
8 雅各布·米卡諾夫斯基;高鵬;;讓古人類遺骸告訴我們,人類是如何擴散到全球的(上)[J];飛碟探索;2016年03期
9 ;環境[J];生物進化;2017年01期
10 李炳元,王富葆,楊逸疇,張青松;試論西藏全新世古地理的演變[J];地理研究;1982年04期
11 閻順,穆桂金,孔昭宸,倪健,楊振京;天山北麓晚全新世環境演變及其人類活動的影響[J];冰川凍土;2004年04期
12 C.R.Alexander;尹延鴻;;全新世以來黃河的沉積規律[J];海洋地質動態;1992年11期
13 陳瑩璐;黃春長;張玉柱;郭永強;周亞利;李喻琴;龐獎勵;査小春;石彬楠;劉雯瑾;;汝河全新世古洪水沉積學與光釋光測年研究[J];地質學報;2017年10期
14 葛倩;劉敬圃;初鳳友;杜遠生;薛佐;;全新世事件3與古文化變遷[J];地質科技情報;2010年03期
15 馮起,陳廣庭,朱震達;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部全新世環境演變(Ⅰ)[J];環境科學學報;1996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王琳淼;李廣雪;;全新世以來南黃海中部泥質區古環境變化沉積記錄及其對氣候變化的響應[A];中國古生物學會微體學分會第十六次學術年會、中國古生物學會化石藻類專業委員會第十七次學術年會暨和政化石論壇論文摘要集[C];2016年
2 史威;;太湖地區早全新世罕見人類活動的古地理分析[A];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25屆學術年會——紀念中國古生物學會成立80周年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王雨楠;周保春;;上海濱海平原全新世貝殼砂堤中介形蟲的埋葬學研究[A];中國古生物學會化石藻類專業委員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中國古生物學會微體學分會第十一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八次學術年會、江蘇省古生物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20年
4 徐德克;呂厚遠;儲國強;劉莉;沈才明;李豐江;王燦;吳乃琴;;全新世東亞季風500年周期對人類活動的影響[A];中國古生物學會古植物學分會、江蘇省古生物學會2021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21年
5 王燕校;王永;田飛;袁路朋;葉夢旎;;南拒馬河(容城段)全新世晚期古洪水事件的沉積記錄[A];第十六屆全國古地理學及沉積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21年
6 劉演;鄧嵐婕;何瑾;孫千里;范代讀;陳中原;;全新世海平面波動影響下寧紹平原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7 王敏;孫啟發;沈才明;蒙紅衛;張虎才;;滇中陽宗海全新世沉積物的盤星藻記錄[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8 余少華;鄭卓;Peter Kershaw;陳芳;荊夏;莊暢;Kathrin Fisch;Joanna J.Waniek;;晚全新世陸源孢粉快速沉積指示的人類活動與三角洲平原擴張[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9 全明英;高洋;呂伊娜;;梵凈山內湖泊沉積物記錄的全新世植被演變信號[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0 王楠;李勇;盧濤;;基于孢粉記錄的中國西南地區全新世以來氣候變化研究綜述[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1 徐德克;呂厚遠;儲國強;吳乃琴;;全新世以來中國南北方500年周期性季風演化不同步[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2 全明英;高洋;熊康寧;呂伊娜;申衛丹;;梵凈山世界自然遺產地全新世以來的古氣候變化[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二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13 徐鑫;李宜垠;;晚全新世火干擾是否會影響大興安嶺北部泥炭地的碳累積?[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4 黃康有;韓愛艷;鄭卓;;羅霄山脈亞高山沼澤全新世以來的古氣候記錄[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5 孫倩文;黃康有;;海南島三亞灣鉆孔全新世以來古環境演變[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十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7年
16 范淑賢;吉云平;;河南平原全新世古植被變遷[A];中國古生物學會微體學分會第十五次學術年會中國古生物學會化石藻類專業委員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六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17 陳發虎;安成邦;;西部全新世環境快速變化與西部開發[A];西部大開發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發展——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18 郭超;馬玉貞;胡彩莉;;中國內陸區湖泊沉積反映的全新世氣候變化特征[A];中國古生物學會孢粉學分會第九屆一次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3年
19 龐獎勵;黃春長;;黃土地層記錄的關中地區全新世時期重要水文事件研究[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20 朱湘元;王長炎;張誠;黃長水;;福建長樂全新世磁性地層的研究[A];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論文摘要集(1985)[C];198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梁麗娥;中晚全新世以來呼倫湖沉積記錄的環境與氣候演變[D];內蒙古農業大學;2017年
2 劉英英;全新世北疆泥炭沉積記錄的大氣粉塵變化[D];蘭州大學;2016年
3 劉德新;基于開封黃泛地層孢粉記錄的全新世中晚期古環境重建[D];河南大學;2018年
4 郝高建;黃河晉陜峽谷吳堡—延長段全新世古洪水水文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宇峰;內蒙古南部蘇貝淖全新世湖泊沉積記錄與環境演變[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邵達;中國南海西沙群島硨磲反映的中晚全新世氣候變化[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7 高福元;中緯度亞洲全新世適宜期空間差異研究[D];蘭州大學;2018年
8 劉瑾;內蒙古中東部湖泊沉積記錄的全新世以來的氣候變化[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7年
9 王琳淼;南黃海中部泥質區全新世以來古環境沉積記錄及其對東亞季風的響應[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10 魏明建;全新世黑壚土中千年尺度的全球變化記錄[D];中國地質科學院;1996年
11 張軍;湖泊沉積糞生菌孢記錄的中國北方全新世牧業發展及其驅動因素[D];蘭州大學;2021年
12 孫惠玲;六盤山天池巖芯記錄與中晚全新世氣候變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3 潘大東;全新世長江口沉積記錄中的陸海相互作用界面—河口鋒的位置遷移及機制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7年
14 周群英;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環境演變及人類活動影響高分辨率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5 溫鵬輝;鄂爾多斯高原全新世人類活動對環境變遷的響應[D];蘭州大學;2021年
16 李冰;太湖東部平原平望孔全新世環境演變地層記錄[D];南京大學;2014年
17 劉大文;地球化學塊體理論與方法技術應用于礦產資源評價的研究[D];中國地質科學院;2002年
18 李霓;長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爆炸噴發的巖漿脫氣作用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2007年
19 郝云超;中國東部陸海相互作用中的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及高分辨率沉積記錄初探[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0 于紅梅;長白山天池火山全新世浮巖結構及火山碎屑空降災害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0條
1 黃振輝;浙江姚江平原全新世環境與人類活動關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9年
2 牛蕊;貴州草海全新世泥炭記錄的西南地區降水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3 陳莎;生態坡上的全新世人地關系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
4 全明英;基于梵凈山孢粉記錄的古生態演變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9年
5 炊郁達;甘青地區重要人類遺址地層釋光年代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6 劉俊余;天水盆地土壤沉積物記錄的全新世氣候變化規律[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7 溫瑞艷;渭河上游地區黃土剖面記錄的全新世成壤環境及人地關系變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9年
8 王剛剛;北疆阿爾泰泥炭沉積記錄的晚全新世人類活動[D];蘭州大學;2017年
9 車柏林;福州盆地鉆孔沉積物磁學性質對全新世環境變遷的響應[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10 徐雨琦;內蒙古輝騰錫勒高原HTL2湖全新世沉積記錄及環境變化[D];內蒙古大學;2019年
11 王寶艷;中國石筍記錄的早全新世季風氣候不穩定性及適宜期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9年
12 劉佳;泥炭記錄的長白山區中-晚全新世以來的氣候變化[D];東北師范大學;2018年
13 趙笑笑;全新世亞洲夏季風演變的湖北落水洞石筍記錄[D];南京師范大學;2018年
14 史志超;金佛洞石筍記錄的全新世氣候變化和適宜期討論[D];西南大學;2018年
15 潘寧惠;共和盆地馬四剖面記錄的全新世以來的風沙活動與氣候環境演變[D];西北師范大學;2017年
16 王芳芳;中國全新世以來百年分辨率的降水重建[D];青海師范大學;2018年
17 侯小青;全新世中期共和盆地、高廟盆地環境演變與人類活動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8年
18 溫振明;孢粉記錄的浙南地區中晚全新世植被歷史與氣候變化[D];浙江師范大學;2018年
19 蔡獻賀;TZK1孔記錄的臺灣海峽全新世沉積環境演變[D];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
20 孫曉雙;閩西仙云洞全新世石筍記錄的季風演變特征及驅動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7條
1 本報記者 馮麗妃;迎接“人類世”,你準備好了嗎?[N];中國科學報;2019年
2 本報記者 王瑜;“人類世”來了[N];中國自然資源報;2019年
3 記者 劉如春 特約記者 紅拴 通訊員 鈕海東;珠三角地區存在全新世活動斷層[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1年
4 本報見習記者 張冬冬;以人類之名創建地質新年代[N];中國科學報;2013年
5 本報記者 張曄;地球化學證據揭示海洋氧化為何遲滯20億年[N];科技日報;2021年
6 劉榮梅;全國陸域地球化學系列圖出爐[N];中國礦業報;2016年
7 劉榮梅;中國陸域地球化學系列圖出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6年
8 本報記者 高慧麗 通訊員 王中義;地球化學,步入“中國引領”時代[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6年
9 本報記者 譚向杰;回顧地球化學找金[N];中國黃金報;2019年
10 周琦;全國地球化學基準網基本建立[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4年
11 本報記者 高慧麗 通訊員 王中義;共繪全球地球化學一張圖[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6年
12 楊孝文;人類活動將地球帶入新地質世[N];地質勘查導報;2008年
13 田雪蓮 徐峙;我利用地球化學信息 發現700余處礦產地[N];地質勘查導報;2005年
14 記者 胡其峰;我科學家建立地球化學基準值[N];光明日報;2014年
15 本報記者 徐雁龍;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所研究員王強:“跟興趣比,這點苦算什么”[N];中國科學報;2012年
16 劉亞軒 王路闊;地球化學樣品中鉿元素測定有了新技術[N];中國礦業報;2015年
17 王曉真 編譯;人類活動導致地球冰期推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