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文化符號學的理論特色
【摘要】:俄羅斯的文化符號學植根于積淀深厚的莫斯科語言學傳統和圣彼得堡文學傳統,自1973年首次作為新的學科方向被正式提出以來,經過洛特曼、伊萬諾夫、皮亞季戈爾斯基、托波羅夫、烏斯賓斯基等一大批享有國際聲譽的俄羅斯學者的探索和拓展,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理論特色:一是融合索緒爾和皮爾斯兩種符號學路線;二是推崇不同知識域結合和對照的跨學科研究范式;三是秉持基于控制論和信息論的認識論立場;四是偏好以二元對立為代表的結構主義方法論;五是關注不同文化符號對象的文本地位和符號域屬性;六是發掘不同文化符號系統運作的同構性規律。俄羅斯文化符號學的理論主張和研究實踐對世界符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似文獻】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