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論文排版

俄羅斯文化符號學的理論特色

陳勇  閆月明  
【摘要】:俄羅斯的文化符號學植根于積淀深厚的莫斯科語言學傳統和圣彼得堡文學傳統,自1973年首次作為新的學科方向被正式提出以來,經過洛特曼、伊萬諾夫、皮亞季戈爾斯基、托波羅夫、烏斯賓斯基等一大批享有國際聲譽的俄羅斯學者的探索和拓展,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理論特色:一是融合索緒爾和皮爾斯兩種符號學路線;二是推崇不同知識域結合和對照的跨學科研究范式;三是秉持基于控制論和信息論的認識論立場;四是偏好以二元對立為代表的結構主義方法論;五是關注不同文化符號對象的文本地位和符號域屬性;六是發掘不同文化符號系統運作的同構性規律。俄羅斯文化符號學的理論主張和研究實踐對世界符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知網文化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9條
1 王曉旭;;小窺標出項中的正項和標出項[J];電視指南;2017年14期
2 王永祥;;俄蘇文化符號學:淵源、發展、嬗變[J];俄羅斯文藝;2016年04期
3 劉陽;;以文化符號學為基礎分析中法親屬關系詞的文化根源[J];青年文學家;2020年30期
4 簡耀;;試論跨文化符號學視域下的符號、語境與解釋[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年04期
5 ;南京國際文化符號學研討會暨第八屆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討會將于今年11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8年02期
6 王永祥;;文化符號學的理論發端、傳統概念與文學解讀(編者按)[J];俄羅斯文藝;2017年04期
7 席志虎;拉姆次仁;白燕玲;;基于文化符號學的藏英身勢語對比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年18期
8 白春仁;文化的符號學透視[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9 趙毅衡;;符號學西部學派與“文化符號學”專欄[J];絲綢之路;2012年12期
10 王永祥;;文本空間、文本功能、文化遺忘:文化符號學視角的解讀[J];俄羅斯文藝;2013年03期
11 白姍姍;;結構的突破:語境概念與符號學的實踐——評張碧《社會文化符號學》[J];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年02期
12 彭月慧;;從文化符號學的角度看英漢稱謂的翻譯——電影《功夫熊貓》個案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04期
13 趙毅衡;;符號學文化研究:現狀與未來趨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2期
14 焦麗梅;;跨越時空的符號學對話——比較視野下洛特曼符號學思想研究[J];外語學刊;2021年03期
15 余紅兵;;文化符號學視域中的文化遺忘機制[J];俄羅斯文藝;2013年03期
16 趙毅衡;;文化符號學中的標出性問題簡介——代主持人的話[J];江蘇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17 彭學修;;男性稱謂語中的文化符號學透視[J];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02期
18 劉輝;;文化的符號意義——再評塔圖學派的文化符號學[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19 余紅兵;;文化符號學的新視角:符號的感知與意義的半自動生成[J];俄羅斯文藝;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顧嘉祖;;文化符號學與文化結構分析[A];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第五屆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2 劉輝;;文化符號[A];全國語言與符號學研究會第五屆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淑萍;意義的愉悅[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路素紅;符號學視域下網絡語言再生邏輯與機制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訂購知網充值卡  訂購熱線  幫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